来源: 作者:出处: 时间:2018-09-19 点击量:
在兰州企业管理咨询公司看来,一个好的招聘体系应该有三个系统,一是人力资源规划;二是素质模型;三是结构化面试(其实是结构化的筛选系统,为了好理解暂用面试)。
人力资源规划
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性,在于变被动的服务支持为主动的改革推进,配合公司发展战略,构划出未来的人才结构与数量。
关于未来人力资源需求,常用德尔菲集体预测(Delphi Procedure)、定量分析、趋势分析、回归分析、标杆对比等方法测算。而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,常用方法如马尔科夫模型(Markov Model)等,两者综合,就能确定未来的编制及招聘需求了。
[ Mercer给某公司做的人力资源规划]定了规划和编制,才能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周期内,掌握招聘管理的主动性,使人力资源各职能工作更具系统性,给招聘更多发挥空间。人力资源规划虽然超越了招聘体系,但也是一个完整的招聘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前奏序曲。对于招聘来说,人力资源规划是宣言书,是宣传队,是播种机……
素质模型
素质模型之于招聘的意义,在于帮助我们画出人才的脸谱,告诉我们应该招聘什么样的人才。
素质模型的科学定义是什么我就不说了,参见我之前的很多篇回答。但我要在这里给素质模型背书,谁让我是麦克利兰的脑残粉(开玩笑啦,大叔只是科学的脑残粉)。素质模型是最具科学性的人力资源系统性管理工具,没有之一。虽然HayGroup被光辉国际收购,很多人落井下石地说,Hay被收购意味着素质模型的终结,其实我一点也不赞同。
结构化面试(筛选系统)
结构化面试的意义在于,我们如何客观、标准化地实现对候选人的筛选,并降低筛选成本。
很多经验丰富的HR老司机,路子野资源多,阅片无数阅人也无数,选人一般不会跑偏。但这些人虽能选出来子丑寅卯,却未必能说出来个一二三四,能传授的多半是零散的经验,而无法升华到更利于传播和推广的系统性知识层面。
只有懂得企业所处行业竞争情况、企业经营模式、组织结构、发展周期、客户分布等等,以及更加隐蔽的权利结构、组织氛围和人员背景的,之于生产企业你连工艺流程都得知道,这样才能和业务部门老板开心滴坐在一起沟通,才有可能做出科学合理、恰当适用的解决方案,才有可能得到业务部门和公司老板认可,取得好的结果。要不然强推文件就如一纸政令,大家嘻嘻哈哈一下就完了,谈什么落地执行呢
除此之外,HR还要要关注那些看不到的东西,比如企业文化、组织氛围、敬业度,未雨绸缪、近虑远忧都考虑到,才能在企业业务和组织发展的时候,管理不会掉队。